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实际网架加工操作中的设计规定
实际网架加工操作中的设计规定
网架高度确定原则
1.网架的高度与屋面荷载、跨度、平面形状、支承条件及设备管道等因素有关。
2.屋面荷载较大、跨度较大时,网架高度应选得大一些。
3.平面形状为圆形、正方形或接近正方形时,网架高度可取得小一些,狭长平面时,单向传力明显,网架高度应大一些。
4.点支承网架比周边支承的网架高度要大一些。
5.当网架中有穿行管道时,网架高度要满足要求。
网格尺寸确定原则
6.网架的网格尺寸与高度关系密切,斜腹杆与弦杆夹角应控制在40°~55°之间为宜。如夹角过小,节点构造困难。
7.网格尺寸要与屋面材料相适应,网架上直接铺设钢筋混凝土板时,网格尺寸不宜过大,一般不超过3m,否则安装困难。
8.对周边支承的各类网架高度及网格尺寸可按下表选用。
网架的挠度要求及屋面排水坡度
9.网架结构的容许挠度不应超过下列数值:用作屋盖-l2/250;用作楼面-l2/300。l2为网架的短向跨度。
10.网架屋面排水坡度一般为1%~4%,可采用下列办法找坡:
ü(a)在上弦节点上加设不同高度的小立柱(图a),当小立柱较高时,须注意小立柱自身的稳定性;
ü(b)对整个网架起拱(图b);
ü(c)采用变高度网架,增大网架跨中高度,使上弦杆形成坡度,下弦杆仍平行于地面,类似梯形桁架。
1.有起拱要求的网架(为消除网架在使用阶段的挠度),其拱度可取不大于短向跨度的1/300。
网架结构的支承方式与节点
周边支承
点支承
周边支承与点支承相结合
两边和三边支承
2.周边支承是在网架四周全部或部分边界节点设置支座(图a,b),支座可支承在柱顶或圈梁上,网架受力类似于四边支承板,是常用的支承方式。
3.为了减小弯矩,也可将周边支座略为缩进,如图(c)
4.点支承网架受力与钢筋混凝土无梁楼盖相似。
5.为减小跨中正弯矩及挠度,设计时应尽量带有悬挑,多点支承网架的悬挑长度可取跨度的1/4~1/3 (如图)。
特点:
平面尺寸很大的建筑物,除在网架周边设置支承外,可在内部增设中间支承,以减小网架杆件内力及挠度
【更多案例】: